2020-05-15

【詹長霖】國外創新人才培育經驗及啟示

文 / 詹長霖

進入21世紀,經濟世界化浪潮風起雲湧。科技創新人才的成長大致可分為基本素質養成、專業水準形成、創新水準激發、領軍人才完型四個階段。

美國針對科技創新人才成長各階段的規律,營造適合人才成長的科研環境,讓其通過自身奮鬥躋身名校,獲得廣泛涉獵、學有專攻的知識結構;師從名師,學習名師科學態度、治學方法以及獻身科研的決心;在學校的社會化過程中積累大量的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獲得名師推薦參加重要學術會議,參與重大科技項目攻關等重要科研實踐;甚至獲得較好的就業機會,到有影響力的機構從事科技研究,形成正回饋效應,屹立於科學金字塔的頂端。

由美國實踐經驗可知,領軍人才的出現不是個別現象,而是具有群體性、連帶性的基本特徵。他山之石,能夠攻玉。探尋美國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及成長規律,對我國營造一個有利於科技人才成長的環境,滿足科技領軍人才在不同時期的成長需要,邁上創新型國家軌道,無疑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美國創新人才的培養規律與實踐經驗

  1. < >展開通識教育,鼓勵本科生參與科研基本素質養成階段培養的是准人才,是領軍人才成長的基礎。< >水準形成階段:設立導師制,重點展開探究性學習專業水準形成階培養的是潛人才。< >強化科研資助,建立科研管理長效機制創新水準激發階段培養的是顯人才。

     

    國外創新人才培育的經驗告訴我們:

    1. 建設高水準研究型大學:增強人才集聚效應高水準研究型大學是創新型人才成長和聚集的家園。建立師承模式的優勢累積人才鏈,增強本科生導師制品質監控體系建設,使導師制實現規範化和制度化,為科技創新人才的成長搭建有利平臺。此外,要建立以發現和探究為核心的學習模式,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教育教學手段。

    2.完善科研資助體系,強化科研經費保障完善科研資助體系,規範科研管理,充分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是政府科研管理、大學運行機制改革的重點。

     3. 優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拓展產學研合作平臺我國應建設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知識創新體系,以建立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運行機制為中心,以企業為主體,以高校和科研機構為依託,使之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紐帶和載體。

     

    (文章來自:百度文庫,內容有部分刪減。)

           圖文提供/詹長霖

本月特輯
  • 我有企業內訓需求
  • 網站使用滿意度調查
活動行事曆
<
2024年4月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財團法人創新智庫暨企業大學基金會 © 2012
電話: (02)2768-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