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0

【詹長霖】一塊布料熱銷全球,如何在工業4.0環境下Hold住勢頭!

文 / 詹長霖
 
從2015年6月,臺灣出口大幅衰退13.9%,一時間,「紅色供應鏈」一詞頻現報端。何謂「紅色供應鏈」?指的就是大陸將需要進口的中間產品轉為自己生產,將整個供應鏈建立在大陸,並要求外商30%的零件國產化。最近HTC出貨驟減導致台股宏達電幾度跌停,加上臺灣經濟增長率衰減,這個話題再度熱炒。另外,大陸國務院今年5月8日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指出: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要在積體電路、通信設備、航空航太裝備等10大重點領域提高自有技術能力,2025年成為製造業強國。臺灣的經濟何去何從?我們今天就來談談臺灣的紡織業發展。
 
臺灣除了資通訊(ICT)產業在全球具有高市占率之外,一度曾被視為夕陽產業的臺灣紡織業,因這樣一類布料,如今再度翻紅成為潛力十足的產業。這種布料就是臺灣遠近馳名的機能性布料,臺灣每年出口值平均達110億美元,居全球前五大,其中布料就占了60%,尤其技術密集的機能布更是主力。
 
【詹長霖】一塊布料熱銷全球,如何在工業4.0環境下Hold住勢頭!詹長霖、工業4.0、大數據、智慧製造、中國製造2025、紅色供應鏈
(機能布:具備防水、排汗、透氣等功能另外還有運動族群最愛的人體工學壓力衣、壓力褲等)
 
美國每10件瑜伽服,有8件使用臺灣布料,全球超過50%的消防隊防火衣布料由臺灣製造,當各國的明星選手們在世界舞臺上發光發熱,這些選手們身上所穿的球衣、運動服,其實與臺灣紡織業息息相關。包括NBA、法國網球公開賽、各國足球賽事等明星選手身上的球衣,都來自於臺灣。當來自美國的運動品牌Under Armour(以下簡稱UA)在美國超越了Adidas成為第二大運動品牌時,在投資市場上引發熱議,因為接到UA成衣代工訂單的聚陽股價為此大幅攀升;不僅如此,世界知名品牌包括Nike、Gap、H&M、Zara、等品牌背後其實都有臺灣紡織業當後盾。
 
但是儘管全球運動商機龐大,專攻機能布的宏遠後勢看漲,但是在「紅色供應鏈」的情況下,是不是就這樣樂觀下去呢?宏遠總經理葉清來就直言說:「可以再活兩年吧,但未來不知道,所以一定要找出路。臺灣紡織產業鬆散掉了,很多紡織同業跑到非洲,但企業經營不應該只想找最低成本,而是找市場,打造智慧工廠的意義,不僅解決人力問題,還要即時掌握產品品質,最終是希望將產業知識(Domain know-how)結合大數據分析,精准找出新商機及顧客。」所以導入工業4.0完成產業升級,才是真正臺灣企業應當去做的,而不是把「紅色供應鏈」當作臺灣經濟衰減的替罪羊。 
 
我們可以看看宏遠是如何在工業4.0環境下Hold住勢頭的!
由於研華在物聯網、工業4.0積極佈局,因此宏遠攜手研華合力打造智慧工廠,2015年已開始啟動項目,後續在未來的2年內將完成臺灣廠、泰國廠、大陸廠的工業4.0布建,預估三年下來,在建置硬體設備約投入1.8億元,1.2億元則用來導入應用軟體。
 
【詹長霖】一塊布料熱銷全球,如何在工業4.0環境下Hold住勢頭!詹長霖、工業4.0、大數據、智慧製造、中國製造2025、紅色供應鏈
 
宏遠的智慧工廠分為三階段計畫,第一階段已做到工業3.0,如製造執行系統(MES)、自動化工廠,現階段則是開始引入智慧功能,例如建置感測器、整合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電腦整合製造(CIM),第三階段的最終目標則是完成工業4.0,完成虛實整合(CPS),例如可接受隨時插單的彈性生產,利用大數據找出最佳生產參數等。
 
【詹長霖】一塊布料熱銷全球,如何在工業4.0環境下Hold住勢頭!詹長霖、工業4.0、大數據、智慧製造、中國製造2025、紅色供應鏈
 
在染整廠裡,過去染色機都是靠人工秤量染料、助劑,然後搬運、添加,現在則已經完成M2M(Machine to Machine),讓機器自己秤量,再傳到下一個步驟做真空、溶解,最後再傳到另一個機器做染整。另外,在加工紗廠裡,也在設備裡安裝了許多監測感測器,將生產、品質、環境、設備等參數收集起來,即時傳到中控室,掌握製程狀況。
目前在染整廠跟紗廠已見到一些導入成效,過去一般現場操作員工要11人,現在只要6人就可以完成作業,更重要的是產品品質提升,對色率提高5個百分點到90%。
 
所以,「紅色供應鏈」並不可怕!關鍵要以創新及智慧製造來調整產業結構,用高質化與差異化來應對全世界。
 
參考資料:蕃新聞、中時電子報、詹子嫻文章
 
圖文提供 / 詹長霖
 
本月特輯
  • 我有企業內訓需求
  • 網站使用滿意度調查
活動行事曆
<
2024年4月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財團法人創新智庫暨企業大學基金會 © 2012
電話: (02)2768-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