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2

【詹長霖】創新思維訓練:提出好的問題很重要

文 / 詹長霖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是一種技能,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所以,我們或者可以這樣認為,當你能比別人更深層次的看清問題的本質,你就能更快速的創新。很多人問我,創新思維應當如何培養,或許我們可以舉個小小的例子來思維訓練一番。
就拿「燈泡」舉例好了。
提到~燈~
你第一個會想到誰?
沒猜錯的話,應該就是他---
愛迪生
 
一百多年前,愛迪生用一個燈泡改變了世界。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縱觀市面上的燈泡,卻仍然有許多惱人的難題:費電、發熱大、生命週期短。
 
 
 
那麼如果要進一步創新,應該怎麼做呢?
請把你能想到的問題,記錄下來。
針對能耗:有人提出了使用可調節開關+節能燈泡,可以大大的縮減能耗。但是燈泡的價格將從6元變到17元/個。
針對使用壽命:有人提出,玻璃太易碎,使用其他材質。
有的人說,想不出來,燈泡不就該長這樣嗎?從普通的燈泡到LED燈,節能燈,已經足夠了。
 
那麼經過一番頭腦風暴後,我們看看別人是怎麼想,怎麼做的吧!
 
這是Nanoleaf照明公司推出的一款燈泡。乍一看,完美的幾何形狀,棱角分明,顏值爆表,但是看上去有些複雜,會不會很容易壞呢?這可不好修理。
不用擔心,這可是世界上第一款可自調光燈泡,斬獲2015德國紅點獎,連李嘉誠都是它的
粉!究竟他們的設計師抓住了哪些方向進行優化、創新呢?
 
第一:定位和成本。
設計師一直以公司的理念為中心“能源利用的效率最優化”,Nanoleaf也是蘊含著科技和綠色的概念。所以圍繞著這樣的定位,公司是想家家戶戶都能使用上新設計的燈泡的。然而每當產品需要改進的時候,成本往往常成為產品優化的矛盾點。如果生產成本高,那麼必定會把成本轉嫁給用戶。那麼一項很優秀的產品不一定能成為大眾商品,普遍適用。尤其是對燈泡這樣的家用商品。那麼是從燈泡的材質入手嗎?不!他們的方向不在這裡,而是在燈的開關上。
簡單的說——使用普通的開關就能隨意調節燈光亮度。你沒聽錯!
用家裡最傳統的電燈開關也可以,不用連接App,也無需購買任何額外的配件。
 
 
為了實現這一功能,設計師在燈泡裡加入一塊特製專利晶片,它可以直接從任何傳統開關截取信號。
 
就像這樣——
 
▼正常打開開關,光線就會從最暗逐漸變亮
 
 
▼到合適的光線強度,快速按動兩次開關即可將亮度鎖定
 
 
▼再快速按動兩次開關就會從最亮逐漸變暗,到合適的亮度相同操作即可將亮度鎖定
 
 
是不是瞬間完爆市面上一些所謂的智慧燈泡?
閃光點:創新往往不局限於產品本身,新設計的產品是否成功,有時也要看上下供應鏈,周邊商品是否跟上了。比如防爆輪胎,它設計再好,如果更換麻煩,修理廠沒人會跟換,那麼推行也會成為問題。
 
第二:規避產品本身的問題。
材質:現在市面的燈泡,大多是用的玻璃燈泡。為了讓燈泡更加堅固,開發團隊採用了一種叫PCB印刷版的材料作燈體,經由折疊,燈泡形成了11面體的設計。
比起傳統的玻璃燈泡更加耐用,且不易打碎。
每面鑲嵌了3顆LED節能燈珠,通過這33顆燈珠,燈泡每瓦可輸出120流明的光通量。
這樣的設計還可以讓燈泡更有效地散熱,即使在燈最亮的時候,用手直接抓握也不會感覺發燙。
 
 
能耗:你沒看錯,Nanoleaf Bloom在節能和耐用方面的表現,令人驚豔。按照每天3-4小時的照明時長,一個Nanoleaf燈泡可使用長達27年。
 
27年!
 
這需要消耗30個100W的白熾燈或者4個節能燈才能實現。
 
而照明3小時,一枚普通白熾燈所需的電量是75W,但Nanoleaf Bloom僅需10 W。比普通LED燈泡省電達88%。
 
閃光點:能打破固有的思維形態,不再局限於燈泡的固有形象和材質,不僅提升了燈泡的使用壽命,而且混入了藝術氣息,通過幾何形狀的優勢,散熱。
 
希望這個簡單的思維訓練和實際的案例能帶動大家主動學習創新思維的方式。也可以通過類似這樣的創新工具進行輔助訓練哦~
 
燈泡案例來源:最黑科技
 
圖文提供 / 詹長霖
 

 

本月特輯
  • 我有企業內訓需求
  • 網站使用滿意度調查
活動行事曆
<
2024年4月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財團法人創新智庫暨企業大學基金會 © 2012
電話: (02)2768-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