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4

Y世代溝通與領導

你還在談Y世代嗎?其實Z世代都已經進入市場好多年了,但不論是Z世代還是Y世代,都對傳統的職場關係開始造成衝擊。雖然企業不斷的思考到底要如何改變這群新新新人類,但似乎始終不見績效,而今年90年次的剛好滿18歲正式進入職場,企業是否想清楚要如何管理這群小朋友呢?在新舊之間如何找到平衡點呢?

001.jpg

 

心怡73年次是某家連鎖業的督導管理幾位店長,店長中大多數比自己年輕有幾位是八年級,這幾年她常常感覺到力不從心,常覺得這些八年級的店長不但自以為是,又玻璃心唸不得動不動就用辭職威脅。想起自己當店長的時候任勞任怨,主管要求就算不合理也不敢頂撞,真不知道這些人怎麼當上店長的?

 

銀行業鐵飯碗的印象早就破滅,哲宇負責信用卡的推廣,底下的人不但來來去去,為了假日或晚上擺攤常常找不到人,他很感慨這些年輕人只想賺快錢,好高鶩遠只想到享樂不願意吃苦,自己在當業務的時候不但曾經連續一個月沒休假,而且大家搶著人潮最多的假日擺攤。

 

面對這群不好管理,藐視權威、自我感覺良好、自以為是、自我中心、不專注、不勤勞、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玻璃心…的新世代,讓企業主管非常的頭痛,尤其是五六年級的主管很多完全素手無策,不知道該如何管理這群橫空出世的人類。

 

坦白說我也曾經用「怪獸」形容這群跟我價值觀差異極大的,但因為要講Y世代溝通,我花了不少時間研究,並且學習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這群孩子,我才慢慢理解幾件事

 

1.相同的價值觀、追逐目標、認知的人,自然會形成同溫層,並且容易將跟自己不一樣的人視為異類,覺得自己才是正常的。如果每一個世代的價值觀、追逐目標、認知都一樣,這才是國家、社會的危機,表示世代沒有進步還是原地踏步。

 

2.新世代的特質是因為以下四個因素所造成,簡單的說「非戰之罪」就像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的大,成長環境同樣也是造就新世代特質的原因。

 

0011.jpg

 

3.不同的環境需要不同特質的人去開創,如果用戰後嬰兒潮或X世代的吃苦耐勞、服從…的特質面對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新科技帶來的改變,必然是饋不成軍,反而新世代善變、創新、勇於追求新事物…的特質,才能在未來的環境求得發展。

 

4.如果您仔細研究新世代對於主管的要求,您會發現這些標準其實只是做為主管應該要有的樣子,但X世代服從慣了面對主管不合理的要求,忍氣吞聲慣了還誤以為被扭曲的是正常,其實新世代對主管的要求,才是主管應該要有的樣子。

 

5.很多職場人對Y、Z世代未來在職場的發展機會感到悲觀,其實這是把上班當成唯一選擇的人才會這麼說,其實這些孩子面對海外打工、直播、兼職工作、創業…其實擁有更多選擇與機會。企業如果還停留在傳統找人的方式,恐怕找到的都只是平庸缺乏企圖心的員工,因為那些資質好、企業心強、追求更高目標的新世代,有更多不同的選擇等著他們。

 

綜合以上,主管可以從以下幾點改變,讓新世代的部屬更樂於讓您領導

1.主管要凸顯真誠、承擔與正向的特質

其實這根本不用多敘述,因為這是主管本來就應該要具備的特質,只是職場長期詭異的氣氛,讓很多主管變得陰陽怪氣,不只是新世代其他部屬也都是嘔在心裡不敢表現出來。

 

003.jpg

 

2.交代工作的時候要確認彼此認知是否相同

 

X世代的人,基本上對工作都有一定的熱忱與投入度,但新世代對於生活品質的重視更甚於工作,但他們依然認為自己在工作上有充分投入。譬如說主管如果說工作「完成」了就可以下班,但對完成的的認知不同,就會造成了主管與新世代對工作要求認知的衝突。

 

3.改變相處與溝通的方式

 A欣賞取代挑剔

 B溝通取代命令

 C量化取代認知

 D激勵取代責備

 

前面提到同溫層的影響,主管很容易因為和新世代的價值觀不同而挑剔缺點,但這樣的反射動作反而造成彼此關係的緊張甚至對立。

 

一個真誠有擔當正向思考的主管,絕對願意以身作則,從自己改變開始,而不會把改變的責任都推給新世代。

 

其實我都會課堂上提醒主管,改變後的自己不但可以改善和新世代部屬的關係,讓他們更熱於在工作上表現,他還可以讓主管更知道如何和自己的小孩溝通相處,畢竟自己的小孩也是新世代的一份子,一個改變可以創造兩個極大的效果,我相信主管們一定更樂於讓自己改變。

 

文章轉載自林家泰的談判策略學院

本月特輯
  • 我有企業內訓需求
  • 網站使用滿意度調查
活動行事曆
<
2024年4月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財團法人創新智庫暨企業大學基金會 © 2012
電話: (02)2768-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