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4

華航機師罷工華航該如何化解危機?

文 / 林家泰

 

繼2016年華航空服員罷工之後,2019年2月8機師工會在春節初四假期無預警的罷工,造成無數的旅客行程受到影響,而2016年因為接受空服員七點訴求,而化解罷工危機的董事長何煖軒,這次卻變成眾矢之的。

 

我推測是因為上次處理空服員罷工無條件接受七點訴求,固然化解了罷工危機,也讓他承受軟弱的指責,也許讓何董在處理機師罷工,就採取了強硬的政策。但父子騎驢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有自己的想法,而非隨逼逐流。

 

但機師罷工影響的豈止是客運的運輸,連帶的航空物流、公司形象以及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度,都會因此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華航經營層如果不能馬上採取有效的解決作為,恐怕多輸的局面會更加嚴重。

 

首先要了解,任何的衝突往往人的因素多過於事件本身,從新聞報導的內容可以看的出來,華航高層與機師之間的信賴度極低,更不要說2/10搞出「反罷工」的戲碼,更是加深勞資雙方的裂痕,這樣的關係在任何的談判都只會讓衝突更加劇。

 

其次,這次勞方的代表是機師工會,理事長李信燕卻是長榮航空的機師,這樣的關係我相信華航的高層也是非常的不是滋味,所以誰能夠提出解決「人」的方案,這場罷工才能提早結束。

 

所以我提出五管齊下的方案,先解決人的問題,再針對機師提出的訴求來談判

 

1.華航內部停止放話、中傷機師,違反規定者嚴懲

 

要知道任何的談判是建立在雙方的信任基礎,然而任由內部放話、中傷機師只會加深彼此的芥蒂。

 

妙的是,這些放話、中傷機師的員工,一部分固然是為了拍高層的馬屁,但還有一部分是真心愛華航的人,只是因為看不慣或不認同機師的做法,而站在對立面用自己的方式愛華航。

 

但不論是那一種初衷,這樣的行為只是更加傷害華航。

 

2.選派對機師態度相對友善的主管授權與機師對話

 

老闆或主管在選擇談判對象的思考邏輯,往往忠誠多於能夠解決問題,而所謂的忠誠代表的與自己的立場相同,於是忠誠的談判代表為了展現自己對老闆的忠誠,往往在談判桌上展現的態度往往比老闆更強硬,反而造成談判的危機甚至讓僵局變得更加惡化。

 

溝通談判的目地是為了解決問題,讓雙方的歧見拉近,再慢慢地達成共識,選擇對的談判代表,才能達成這樣的目標。

 

3.停止製造員工對立的戲碼

 

媒體報導大約100名華航員工2/10下午到交通部前抗議,高喊「華航員工、反對罷工,無恥工會、離開華航」,要求交通部拒絕機師工會訴求,維持目前派遣規定。我不判斷這些員工是否是高層授意而來表態,但這樣的行動只會造成機師們對公司的不信任感甚至是厭惡感,除了加深裂痕與媒體報導的題材,對罷工的談判只有火上加油的效果。

 

4.訴求華航的勞資協議,華航人自己解決

 

華航機師罷工最怪異的地方是,明明是華航的勞資協議,但勞方的談判人員卻參雜了許多關無關的人員,最特別的是機師工會理事長李信燕,背景是長榮航空的機長。

 

前面談到的都是華航資方的讓步,所以這個時候資方可以要求勞方代表一必須是華航的機長,二如果可以指名華航機師工會態度相對溫和理性的人,代表勞方上談判桌,大家互有妥協讓步,資方這個要求並不過份。

 

5.釐清機師工會理事長李信燕是否涉及商業競爭的不當行為

 

大家都知道華航與長榮是競爭關係,但華航的勞資談判卻由長榮的機師主導,更妙的是長榮航空到目前為止完全不表態,這當中的想像空間非常的大,對長榮航空與中華航空都是不利。

 

李信燕理事長若是真的心繫台灣飛安的問題改善,更應該秉持中立客觀的立場,退出談判代表讓罷工事件可以得到圓滿的結果,否則硬是要華航接受勞方的片面條款,看似為機師爭取到利益,但其實是為華航埋下下一次衝突對立的地雷而已。

 

面對勞工意識越來越高漲的時代,不只是華航,其實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沒有心理準備與改變,而是依附過去資方比勞方高姿態的思維處理,其實都是為企業埋下地雷。

 

人,永遠是解決問題的核心

 

選擇對的人解決問題,才可能讓問題得到解決,這次華航機長的罷工事件,就是典型人謀不臧溝通不良爆發的衝突,企業家們你們準備要如何面對新的勞資關係了嗎﹖

 

 

文章引用: <林家泰的談判策略學院>

本月特輯
  • 我有企業內訓需求
  • 網站使用滿意度調查
活動行事曆
<
2024年5月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財團法人創新智庫暨企業大學基金會 © 2012
電話: (02)2768-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