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8

健康管理/王欽堂:健康照護 從食物端做起

文 / 哈佛健康事業董事長 王欽堂
 
我和許多上班族一樣搭捷運上班。早晨上班時間,在全國最大科技園區總部的捷運站口,我發現多數上班族臉色暗沉而沒有朝氣,身材走樣或肥胖的族群比率多,似也印證了過重及肥胖族群超過二分之一國人的統計。想到這個「亞洲第一胖」的稱號,常常讓我頭皮發麻。 
 
身為致力於推動預防醫學的一員,常常有機會參加政府和公益團體所舉辦的各種減重宣導活動,「減重579」、「腰圍890」,各種諧音易記的口號琅琅上口,可是我常常納悶成效似乎不佳。我一直在思考我們的健康照護政策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食安出包 哪裡出問題
 
每一次所謂的食安風暴發生後,輿論紛紛主張治亂世要用重典、要嚴刑重罰、要增加查緝重點等,其中許多人主張應從源頭管理。然而,什麼才是源頭呢?源頭是食物的原料來源、履歷,還是所謂廠商的「良心」才是源頭?
 
經營企業者都知道,一個企業的源頭是什麼?有人說企業的源頭是創立企業的任務,是所謂的使命、願景,有人說是企業的經營策略。我認為是人、是經營者的念、心念、起心動念,才是企業的源頭。
 
我們都常聽說影響一個人的健康有身心靈三個層面,身是我們有形的身體,是我們的生理健康,從我們的食物、身體活動及生活型態決定身體的健康;心理是我們的情緒、喜怒哀樂,我們每天的情緒或心理變化會影響我們的健康,身心互為影響,大概醫學上都同意的。
 
正本清源 從食物規範
 
另外一個層面是謂心靈,較為深沉的層面,常常為我們所不知、不是很了解的,我們稱之為靈,或心靈。心靈常常會以一種念、信念、起心動念來呈現,也會是一種不易改變的認知行為。
 
人的行為常常會被身心靈所決定,因而產生各種事業或人生結果。
長期以來,主流醫學的焦點和目光,都把健康照護的重點放在「後段」的醫療治療上,並且以疾病為中心,藥物作主導。
 
以前唸醫學院時,每個人幾乎都是從醫學系、牙醫系填起,當時的營養學系已經是第四、五志願。而如果從源頭管理是共識,現在看起來,整個醫學院最重要的其實是營養學系。因為管理好食物,就是管理好健康。整個國人健康的源頭應該是食物端,是你我餐桌上的選擇。
 
如果食物中的有害添加物會危害身體健康,那所謂可以治病的「藥物」呢?前一段時間,一則健保局公布各大醫療機構用藥浮濫、重複用藥等排行榜的新聞,被淹沒在食安新聞當中。
 
這除了彰顯傳統民以食為天的價值,及台灣人重視吃這件事無可妥協外,大家對包裹在白色專業外衣內的藥物對身體的影響,確實是較不了解或不重視。但是其嚴重程度恐怕更值得深入探討。
 
記得在醫學院上「通識藥物學」時,第一堂課教授開口的第一句話,竟然是「藥即是毒」! 我到現在仍然記憶深刻。
 
健康政策 考驗領導人
 
輿論已經開始有人反思,如果食物才是所有疾病的源頭,衛生主管機關的首長應該是由末端治療疾病見長的醫師來擔任,還是考慮讓其他專長,甚至社會福利專長人士出任?隨著首任改制後衛生福利部部長的請辭,我們或許應該重新思考,到底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衛生政策,或是稱之為國民健康政策?
 
改制後的衛生福利部橫跨衛生和社會福利工作的龐大業務,到底我們需要更多醫療健保支出,還是預防醫學?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領導人,才能夠真正帶領我們走向國民健康之途?
 
現在就端視我們的國家領導人有沒有不同的思惟,有沒有可能力排眾議,抵擋利益團體及傳統價值觀,而有不同的思維和作為。只是,做出創新改革的決定,需要更多的勇氣和堅持吧。
本月特輯
  • 我有企業內訓需求
  • 網站使用滿意度調查
活動行事曆
<
2024年5月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財團法人創新智庫暨企業大學基金會 © 2012
電話: (02)2768-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