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8

【詹長霖】搭上共用之名,下一站市場商機又在哪裡?

文 / 詹長霖
 
中國繼共用專車、共用單車成功吸引數以億美元計的資本湧入後豐厚回報後,共用充電寶、共用澡堂、共用籃球又紛紛以共用之名開始登堂入室。
 
據騰訊新聞報導,今年5月4日晚間,聚美優品宣佈將以3億元人民幣(現金)收購共用充電寶企業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股權。其CEO陳歐則強調「這是其親自抓的一個項目,並表示,聚美優品對該項目的投資無上限,未來3個月內,將繼續注入幾十億的資金」。
這裡有一個關鍵問題是:共用充電寶或是另外的共用產品是否能成為下一個共用專車、單車呢?
 
首先,要確認的是,是否有需求市場?例如共用充電寶,坦率來講,這一需求確實存在。如我們所見,電量和Wifi,支撐起了我們在智慧手機中暢遊,感受無限樂趣的底層基礎,而當下電池續航能力已成為智慧手機最大的瓶頸所在。乃至於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再次被刷新,戲稱是「再窮也要有Wifi、再苦也要有電量。」
 
【詹長霖】搭上共用之名,下一站市場商機又在哪裡?
 
而從相關調查報告來看,消費者對於電量焦慮是真實存在的,韓國LG公司更是推出了「低電焦慮症」這一新名詞。
 
當然通過種種的資料顯示,它成功的引起了投資熱。據新京報在四月份的一篇文章報導:據公開資料統計,從3月31日到4月10日,10天時間,5筆融資,超20家機構入局,融資金額逼近3億元。而有趣的現象是,這批VC機構與此前的共用單車、專車的資本方有著很大的重合性,他們的競相湧入,使得共用充電寶很可能在未來又將是一場以資本培育用戶習慣的遊戲。
 
其實我想表述的是,也許共用是未來市場非常熱門的一個切入點,但是盲目的投入,未必是一件好事,拿共用充電寶舉例,也許你能發掘“共用”一詞下,真正的一些可挖掘的市場需求。
 
1.請問:消費者使用頻率會有多高?
比如共用充電寶,電量需求誠然存在,但是消費者對於這個需求的頻次究竟有多高?這個很大的一個疑問,從個人而言,我不認為這個是一個高頻需求,大多我們在出行前,更多的時候是保持電量充足的狀態下出行。
據資料顯示,(以中國市場為例),在外充電的比例在7%左右,而一個重要的事實是,在沒有共用充電前,他們已經得到了市場解決,這個項目出來後,能夠搶來多少用戶?這是個大疑問!另外,如果還存在押金形式,以小時計費,並不比消費者自己購買一個可以多次重複使用的充電寶划算。

2.快速的技術變革,會不會是現有共用市場的一個死穴?
共用充電寶瞄準的是智能手機電池續航能力不佳的現實。但是手機的原裝電池快速的發展,很多新電池的技術研究也在不斷醞釀之中,比如超級電容器電池,以及諸如蘋果正在研究用WIFI為智慧手機充電的技術,如果它們快速上線,我想共用充電寶將不會再有市場,很快被淘汰。
 
3.安全問題是考驗
當下而言,諸多免費的充電設施,看似免費實則內藏貓膩,以免費之名盜取使用者資訊或者進行病毒植入、程式安裝等等。而且面對諸多型號的手機,充電過程的安全性也有待考慮。
 
4.考慮共用領域的機會所在?
機會當然也伴隨著問題存在,比如共用充電寶,完全實用與機場,汽車站等客流密集的地方。甚至是汽車,火車等交通運輸工具上。這是無可取代的重要。
 
現下,似乎和共用一詞搭上關係,就能走上資本騰飛的快車道,但是並不一定能長存。企業應當思索究竟怎樣實現真正的「共用」才能長久的提升消費者體驗,或許這樣才是真正的商業模式創新、產品創新或服務創新,而不是盲目的狂熱!
 
圖文提供 / 詹長霖
 
本月特輯
  • 我有企業內訓需求
  • 網站使用滿意度調查
活動行事曆
<
2024年4月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財團法人創新智庫暨企業大學基金會 © 2012
電話: (02)2768-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