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5

健康管理/王欽堂:遠距照護 醫網搞定

文 / 哈佛健康事業董事長 王欽堂
 
隨著網路普及和進化,醫療保健可擴大連結、分享、協同,也帶來新的產業經濟。
 
最近一則新聞頗令人擔憂。美國上個月在賓州一名49歲尿道感染婦女尿液中,首見具有抗生素克痢黴素(colistin)抵抗力的「超級病菌」。克痢黴素是最後一道抗生素防線,美國衛生官員說,這項驚人的發現,可能意味著抗生素的功效已走到盡頭。 
 
台灣情況如何呢?台灣抗生素濫用,造成細菌出現抗藥性情況也很嚴重。不僅癌症病人常因為反覆感染必須不斷用抗生素,最後因為沒有抗生素可用而無法挽回生命。新聞報導中,連年輕人皮膚破皮、感染葡萄球菌,使用第一線抗生素沒效,要改用像萬古黴素這類二三線抗生素的治療,才慢慢好轉。 
 
用藥不當影響深遠 
 
台灣人對抗生素的抗藥性嚴重,或許可以從感冒的就醫經驗看出。在台灣,感冒時醫師開抗生素的情況非常普遍。
 
然而,抗生素對殺菌有效,但是感冒是病毒所引起,所以感冒開抗生素是沒有意義的,唯一解釋是預防細菌感染而導致肺炎。但事實上,感冒併發肺炎的患者非常少,開抗生素藥是病人認知錯誤的要求,或醫師為防止客訴的自保行為。
 
除了人用抗生素濫用嚴重,農委會統計,去年一年畜牧用抗生素多達512公噸,主要是這兩年豬下痢、牛流行熱、禽流感等疫病層出不窮,導致農民使用抗生素數量增加。
 
一般推估,動物用抗生素用量是人用的好幾倍。若肉品長期有抗生素殘留,人吃了以後,就會改變腸道的環境和菌種,當然也會增加人體對抗生素的抗藥性。抗生素濫用產生的人體抗藥性,是不是已經讓抗生素走到盡頭,恐怕是人類共同要面對的重要議題。
 
提升醫療產業效能
 
日前接受「遠距照護專案辦公室」的專訪,談到政府推動遠距照護已有一大段時間,但成效似仍不佳。所謂的遠距照護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健康照護模式,也就是離開醫院這個「中心」的照護模式。其可以減少醫療資源使用、降低醫療支出,甚至「醫源病」的發生等,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和政策。
 
隨著網路的普及和進化運用,健康照護透過網路來進行應該是重要趨勢。而網路除了去中心化,也有去中介化、去邊界化,更有連結、分享、協同等特徵及功能。以網路為基礎的照護模式,我認為名稱不只以遠距照護稱之,運用上當然也還很多想像空間。
 
中國大陸搭上過去20年網路發展熱潮,各種網路新經濟發展比台灣更快。所謂「互聯網醫療」的價值鏈,從健康管理到掛號、線上問診、藥物電商等。除了找醫院、醫師,透過網路直接由醫師視訊問診,直接開立處方,現在更準備要透過電子商務將醫師處方藥配送到家。
 
這些做法,依照我國現行法令多不可行,但也是科技創新帶來的改變和機會,我們應該是積極擁抱,還是墨守成規或維護既得利益,這是一個態度問題。
 
醫療是最不透明的產業之一,也非常沒效率。而網路的資訊對稱及效率特性,遲早會解構這個產業,就像網路正在顛覆、解構金融這種幾千年來商業模式都沒變的產業一樣。
 
亞健康族群受益大
 
長期推廣健康檢查服務,我們對於檢查結果是紅字、亞健康的族群會給予健康改善建議,但他們多數都做不到。為什麼這麼多人不願意改善健康?
 
原因包括健保的普及低價、可近性高。另外,不管是企業或個人都缺乏誘因,特別是財務誘因,如改善健康後健保保費得降低等。還有,改變行為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需要有更多簡單易行的方法及工具。
 
網路的發展,將改變人們健康照護的模式,也將帶來新的產業經濟,而對象不僅是疾病族群,更多的人們是處在健康和疾病中間,也就是廣大的亞健康族群。所謂「上醫醫未病之病」,亞健康族群也是目前預防醫學最重要的受眾,值得被關注。
 
 
 
本月特輯
  • 我有企業內訓需求
  • 網站使用滿意度調查
活動行事曆
<
2024年4月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財團法人創新智庫暨企業大學基金會 © 2012
電話: (02)2768-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