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30

【威廉老師】教育訓練產業如何運用網路作行銷

文 / 張光熙(威廉)

從開網頁設計公司、到經營電商,後來在一個偶然的機緣之下我受邀去幫某個單位講課,結果講完之後受到了熱烈的好評,而我自己本身也拿到還不錯的講師報酬,這個時候我突然發現,教育訓練也許是一個蠻適合我的行業,我曾經在生涯規劃的講座中提到過一個概念,就是人的職涯生活有三個圓圈,這三個圓圈的重疊面積越高,一個人的幸福指數就越高,第一個圓圈是興趣、第二個圓圈是受人肯定、第三個圓圈是賺得到錢,一個人對某件事情感興趣不一定代表他能做到受人肯定,舉例來說小叮噹(朵拉A 夢)裡面的技安(胖虎)對唱歌很感興趣,可是他唱歌唱的並不好聽,大家都排斥聽他唱歌。

而有興趣又做到能受人肯定的事情也不一定都能賺得到錢。舉例來說大雄喜歡玩發翻花繩,也的確玩得非常好、受到大家的肯定,但是玩翻花繩能不能賺到錢?我不能說一定不可能,不過要實現可能不是很容易就是了,大部分的人的工作,往往都是作著一份自己不特別感興趣的事情,作的也不見得非常受肯定,然後在努力的工作了一天八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之後,終於下班後到睡前的短短三個小時左右的自由時間可以去作自己喜歡作的事情。

 

而我何其有幸,遇到了一份事業我同時有著濃厚的興趣、又受人肯定、還能賺到不錯的收入,重點是我覺得能夠透過教育訓練去啟發別人,看到別人因為自己所分享的東西而得到啟發、生活與工作上的品質都得到提升,那種成就感是筆墨難以形容的喜悅啊。

而當我從個人講師到成立了一間教育訓練公司之後,我發現這個行業普遍來說,大家幾乎都不是很擅長應用網路行銷,這實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因為教育業如果能夠善用網路的力量的話,可以有很多很棒的發揮,例如…

 

 運用網路行銷,作宣傳招生

 建立網路補課系統,讓沒來上到課的學生可以線上補課

 成立學員專區,讓學生可以在上面跟老師發問,或跟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 做企業資源管理,妥善管理課程時間、教室使用登記、講師人力資源、軟硬體資源…等等。

以下,就讓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些以我有網路背景,也算是懂教育訓練這個行業的一些心得吧。

 

首先,不管你是作哪個領域的教育訓練,也不論你是個人講師或是一家培訓公司,首先你要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官網,我看過有些培訓業者為了省成本或怕麻煩,就只弄一個部落格、或是一個粉絲頁,事實上那是非常可惜的,需要知道,這個行業的形象感也是很重要的,必須要讓學生門覺得講師或培訓機構在許多方面都是有一定水平的。

 

雖然術業有專供,每個講師的專長不一定都在網路資訊相關,但是若某某老師或某某培訓機構自己本身的專業很強,但是在網路資訊應用上很弱,這其實也會讓自己的品牌形象掉分。

而且,要有一個自己的官網,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以我自己的公司若水學院為例,我們當初成立官網也就只是用了Weebly 的平台去建站而已,我把網址放在下面,有興趣的可以上去參考看看。

 

http://www.waterstudy.org

 

有了自己的官網之後,接著,就要來開始蓋一些延伸的相關平台,如果是做大陸以外的市場的話,例如台灣、歐美日韓,那麼以下幾個平台是很值得你花一番功夫去經營的。

1. Facebook 粉絲頁、社團

2. LINE@生活圈、LINE 群組

3. Youtube 頻道

4. 部落格

5. 推特

6. 線上活動訊息發佈平台,例如活動通

 

如果你是經營大陸的市場的話,那麼以下是我推薦的平台

1. 微信公眾號

2. 優酷

3. QQ 空間、QQ 群

4. 博客

5. 微博

6. 線上學習平台,例如掌門、荔枝、YY

當你剛成為一個新手講師、或成立一個新的培訓機構的時候,究竟要怎麼作能才能讓大家知道你的課程呢?最簡單也不花成本的方式,就是先從舊有的人脈著手,我想只要你是出社會一段時間,有在參與一些社交活動,應該手上會蒐集到不少名片,而這些名片上通常就會有E-mail、行動電話、有的還有LINE ID 或微信ID,那麼你就可以把這些名片資訊都整理起來,然後發一封媚兒或簡訊給他們,跟他們說你現在出來開課啦,課程的主題是什麼?歡迎有空過來一起學習。

 

如果你過去經營的人脈量夠大、留給別人的印象也不錯,有可能這樣的行銷方式就能夠產生一些基本的客源,當然,光靠緣故是不夠的,我們也要努力去做陌生開發的動作,目前來說不花錢的宣傳方式可以去臉書社團或是去一些LINE 的群組貼課程廣告訊息,臉書社團可以透過搜尋、並申請加入而來,LINE 群組則沒有辦法透過搜尋,只能自己建立、或跟別人交換而來,不過坦白說這兩種行銷方式早期效果非常好,現在則是在不斷遞減當中,但即便是如此,只要行動量夠大,還是能夠有效果的,而我指的量大,是基本上最少要有200 個,也許聽到這裡你會想說:天啊~

~兩百個!那麼多!,不好意思,我得坦白跟你說,二百個只是一個很基本的數字而已,如果你真的有心要做、而且做出一定的成效的話,還得要更大量囉,行動是成功的基礎,量大是成功的關鍵,不過一直在別人的社團或群組貼廣告其實並非長久之計,因為一來有可能會被踢出群,雖然你也可以效法九頭蛇組織的精神,被踢出一個群,再去加入兩個群,但是最好還是能夠自己經營自己的群組,並且在裡面長期持續提供對成員們來說有價值的資訊,這樣才是王道!

 

當然,如果你已經是師字輩人物、甚至是大師級人物,一直用自己的形象去貼廣告,就好像有點不太妥當,這時候該怎麼辦呢?有幾種辦法,辦法1 是申請分身帳戶,也就是用另外一個帳號、放別人的頭像(通常是網路抓來或買來的),然後派分身到處滲透一些社團或群組,在去裡面貼廣告,這樣的方法很多人都在用,幾乎可以說是一種半公開的暗黑行銷手法,但是這種行銷手法有如七傷拳,對外造成殺傷力的同時,也對自己的品牌有一點點小掉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用這種方式產生的帳戶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是廣告帳戶(別以為別人都是笨蛋好嗎?)

 

而貼廣告本來就已經會有可能引起反感了,用廣告帳戶去貼廣告則是更讓人家反感,即便貼廣告的人,用的是一張美女圖的照片的帳戶去貼,還是一樣會被討厭,而這個被討厭的過程會不會順便也對這個課程廣告訊息背後的主辦單位或講師也產生一種不愉快的感覺?這不一定人人都會有,但,也會有一些些人會有。

 

貼廣告貼到讓很多人反感是不行的,但完全不貼廣告會導致沒學生、沒學生就沒學費收入,最後培訓機構與講師都會活不下去,而培訓業的行銷操盤手的為難就在於在這兩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這當中有一些些小眉角可以使用,會讓人覺得友善一些些。

這樣的行銷概念我把它稱之為『友善行銷』,這是我自己發明出的一個名詞,其定義是讓不想收到你的訊息的人,可以有明確、方便的方式,可以選擇後續不要再收到你的訊息轟炸舉例來說,如果你發訊息宣傳的方式是電子報,那麼電子報當中就要有一個退訂的功能,如果是用LINE 的個人帳號搭配群發軟體去做群發,也可以在訊息的最後加上”如果不想再收到我的訊息,請將我封鎖,以免造成干擾”,其餘就依此類推。

 

除此之外,還要讓受眾知道這個訊息來源有哪些互動方式可以發生,舉例來說,如果你是用群發訊息,那麼受眾若有回應,你能處理嗎?若能處理,是人工處理、還是機器人處理?(指的是可以設定關鍵字條件作判別處理),或是人工+機器人處理?如果是完全無法處理,那麼也要明白的跟對方說:本帳號只作群發訊息用,無法回應訊息,若有事情要聯繫,請+ LINE ID:XXXX,因為

如果不這麼做,有的時候會發生一種搞笑的情況,就是A 一直發廣告給B,然後B 很生氣一直回訊息叫A 不要再發廣告過來了,問題是A 發訊息的帳戶是群發專用的廣告帳戶,每次登入只為了群發,根本沒空去看那些回應的訊息,所以也不知道B 一直在不爽。

這種情況有點小危險,萬一B 的脾氣很不好,搞不好哪天A 走在路上被B 遇到,就被B 揍一頓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我後來都不太敢再幹這樣的事情。

友善行銷還有一個定義,就是盡可能的只針對會對你的商品訊息有興趣、有需求的人投放廣告,這一點可以透過關鍵字廣告、或FB 廣告作得到,唯獨缺點就是比較燒錢而已,但如果你很懂得燒錢的技術,那麼燒掉的錢,會有更多的錢回到你身上,如果你不知道怎麼燒錢,也可以把錢拿給威廉,威廉幫你燒也可以(不是燒紙錢啦)。

 

好啦,關於教育訓練如何善用網路作行銷的部分,雖然我還有一籮筐的好康資訊可以跟你分享,不過礙於篇幅,我又得喊卡啦,按照慣例,請到威廉老師的粉絲頁,並且用私訊的方式發給我一個輸入通關密語”教育”,這樣等我後續有一些關於教育培訓行業如何用網路作行銷、作服務、作資源管理的好資訊,就可以發給你啦,請接住!

 

https://www.facebook.com/williamtr2015/

對了,本文同時也是威廉老師的著作”如何透過網路,創造百萬收入”書中內文的一部分,如欲試閱更多,請點以下的網址

https://goo.gl/SNXkxh

 

===================================================================

想瞭解關於威廉老師的更多介紹,歡迎參考智庫的講師專區:

 

http://www.ceu.org.tw/teacherIntro.asp?no=461

本月特輯
  • 我有企業內訓需求
  • 網站使用滿意度調查
活動行事曆
<
2024年4月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財團法人創新智庫暨企業大學基金會 © 2012
電話: (02)2768-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