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1

【詹長霖】三張圖看懂各國工業4.0發展!

文/AIM俐鉅創新總經理兼首席創新長
 
關於工業4.0(台灣稱生產力4.0),越來越多的人在說,也有不少的人在寫。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它依然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以我們AIM俐鉅創新顧問團隊實際輔導企業導入經驗總結,結合底下三張圖來分析下各國的工業4.0發展。
 
第一張圖:什麼是工業4.0?
工業4.0意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即「以資訊物理系統為基礎的智慧化生產」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礎,是已經實現的前三次工業革命。其主要特徵就是綜合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創造的「物理系統」和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日益完備的「資訊系統」,通過兩者的融合,實現智慧化生產。
 
工業革命的四個階段,從工業1.0→工業4.0
 
最好的比擬也許是人體的結構。人體即由「物理」和「資訊」兩個系統組成,健壯的身體、靈巧的四肢、敏銳的感官,便相當於一個嵌入了無數感測器的「物理系統」,人的大腦和意識,賦予了人思考、社交和活動的能力,構成了一個完備的「資訊系統」,控制和操縱肌體這一「物理系統」。
 
第二張圖:各國的工業4.0,名稱各不同!
工業4.0也許是德國最新提出的,但資源整合並非唯獨是德國工業4.0的目標。事實上,許多國家都發表了類似的綱領性文件,只不過各有不同的提法,如美國的「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畫」、日本的「科技工業聯盟」、英國的「工業2050戰略」和中國的「智能製造」等等。自然,誰能早日實現這一戰略,誰就在國際上獲得了「先發制人」的先機,擁有了標準制定者的地位。
 
各國的工業4.0,名稱各不同
 
第三張圖:各國的工業4.0,特點各不同。
Part1:德國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
德國是製造業的強國,中國是製造業的大國;德國已經完成了工業3.0,而中國尚在工業2.0階段。比較「德國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有很多共同點,也有不少區別。
 
共同點是,兩個策略都是為了迎接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到來,著眼於以數位化和網路化為支援的智慧化生產。
 
不同點是:一、兩國的製造業基礎不一樣,德國是製造業強國,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中國製造占世界製造的20%,但有點「虛胖」,不強。二、發展階段不一樣,德國已完成工業3.0,而中國工業化發展歷史不長,大部分還沒有自動化和數位化,尚處在工業2.0階段,部分達到3.0水準。所以,中國發展工業要2.0、3.0和4.0齊頭並進。 ”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這樣解答到!
 
就拿底下這張汽車行業比較圖來說:
 
德國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之類似點
德國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之特點
德國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之差異點
德國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之差異點
 
Part2:德國工業4.0與美國AMP
「工業4.0」發源於德國,發揚於美國!
我們知道德國確實在製造技術方面是強國,但是主要的資訊技術還是由美國掌控。美國詮釋工業4.0為工業互聯網。
 
簡單的,我們同樣以汽車行業為例,戴姆勒公司(總部位於德國斯圖加特,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車製造商,全球第二大豪華車生產商、第二大卡車生產商。公司旗下包括梅賽德斯-賓士汽車、梅賽德斯-賓士輕型商用車、戴姆勒載重車和戴姆勒金融服務等四大業務單元。)在矽谷專門設置了研發中心,以開發車載智慧娛樂系統,但這一系統最終要靠蘋果的Siri語音系統來控制。可見,誰能掌握附著在這些智慧化了的產品上的資料與資訊,誰就掌握著提供智慧化服務的能力。
 
這一波全球工業4.0的發展機會對於兩岸產業升級轉型是至關重要,尤其是台灣。誠如彭明輝教授(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在「台灣是不是選錯了戰場」文章中所寫的,很多人都知道台灣不該再代工了,卻很少人認真想過,台灣是不是一直都選錯了戰場,所以才無法擺脫代工的命運?
富比士2015年的全球兩千大企業顯示,體型不同的國家各有他適合的主打戰場。美國的製造業主打新興科技的消費品市場,歐陸國家主打量大的耐久財和商用、工業用生產設備;而瑞典這種小國則主打量小價高的商用級和工業級產品。只有台灣是不自量力地在主打量大的新興消費品市場,難怪只能被整合到美國的供應鏈裡去代工,並隨時被新興國家取代!
 
如果再認真去分析富比士2015年全球兩千大企業中德國或瑞典的入榜製造業,就會發現適合台灣的藍海無所不在,只是我們對「利基市場」的想像一直太狹隘而已。
 
資料參考:中外管理雜誌;梧桐會發佈的工業4.0專題研究報告;搜狐汽車圖解以及中國機械網
 
圖文提供 / 詹長霖
本月特輯
  • 我有企業內訓需求
  • 網站使用滿意度調查
活動行事曆
<
2024年4月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財團法人創新智庫暨企業大學基金會 © 2012
電話: (02)2768-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