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9

『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場所-誠品空間的創新』─誠品股份有限公司 吳旻潔副董事長

文 / 誠品股份有限公司 吳旻潔副董事長
 
2015『管理理論與實務』名師講座系列之八
 
「誠品從1989年成立,一直到2004我加入的那一年才開始獲利,虧損了15年,當時誠品有書店、畫廊、商場、展演空間,我就在思考誠品到底是什麼?」誠品公司副董事長吳旻潔說,「平常書店、商場、展演是分開的概念,我們把它們整合在同一個空間,創造出一個文化生活的場域。誠品代表的就是一種場所精神,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這個場所/場域是揉合空間、商品、活動、服務、人五個元素塑造出來的。當時吳清友董事長也說,誠品應該要轉型成為文化創意產業,他認為誠品的理想是『與人為善,分享幸福』。」
 
財團法人創新智庫暨企業大學基金會、臺灣科技大學與1111人力銀行合辦的2015『管理理論與實務』14場名師講座,4月29日(三)第8場邀請到誠品公司吳旻潔副董事長,談「誠品的文創產業經營之路」。
 
財團法人創新智庫暨企業大學基金會、臺灣科技大學與1111人力銀行合辦的『管理理論與實務』14場名師講座,講師與諸位教授與貴賓合影
 
董事長吳清友從台北工專畢業後,進入專營飯店餐廚設備與咖啡機的城建公司做業務員,31歲時收購了城建的全部股權。他患有先天性心臟擴大症,1988年39歲時動了一次心臟手術,「劫後復生」體悟到人生想追求的是善、愛、美,決定做不一樣的事,1989年在台北敦化南路成立了第一家誠品書店,不僅僅是書店,還包括了畫廊、藝文空間、咖啡館、品牌傢俱、瓷器等複合商品,一開始就以經營具有人文藝術內涵氣質的空間為其特色,不自覺地實踐了場所精神。
 
誠品股份有限公司  吳旻潔副董事長於台科大演講現場畫面
 
「場所精神」是挪威城市建築學家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79年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場所內在的精神氣質,不具有內在精神氣質的場所是不足以吸引人的。誠品是無拘束無壓力無商業氣息可以自在看書漫遊感受文藝之美的場所,以位於松山文創園區的誠品生活松菸店為例,這是一個結合書店、表演廳、電影院、文創商店、美食餐廰、旅館的空間,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平台,大概有130多個品牌,超過一半以上從來沒有在百貨公司或購物中心設櫃過,譬如設計品牌AXEX,是集結台灣40多位關於服裝、流行時尚的設計師成立的,還有一個品牌EXPO,是雜貨、生活用品類的文創商品。目前台灣的微型文創工作室大概有兩百多家,在松菸店,平均每一家店有約一百多個品牌或工作者的東西被展現。這四十幾位設計師經過三年五年,可以培育出多少明日之星?微型文創的商店與品牌,要用甚麼樣的營運模式使它成長茁壯?松菸目前是以作為文創育成的搖藍,來打下產業的基礎。
 
誠品股份有限公司  吳旻潔副董事長於台科大演講現場畫面
 
誠品的企業願景是「希望成為全球華人社會,最具影響力且獨具一格的文化創意產業領導品牌」,文化創意產業範圍很廣,政府的定義是分成15個類別,其中「視覺藝術」我們有誠品畫廊,「音樂表演藝術」我們有表演廳、音樂廳、電影院等;「出版產業」我們有誠品書店;「創意生活產業」與誠品目前的業務最相近,以創意整合生活的產業,希望提供具有深度體驗與高質美感,這也是誠品不只是單純做書店、畫廊、表演廳、電影院、購物商場,而是選擇用創意來整合不同的類別,建構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場所。當民眾提到「去誠品」時,其意涵不只是看書、聽講座、去畫廊、看電影,也包括體驗這個空間場所,讓裡面顧客的行為與發生的事情,都能是善、愛、美的。
 
誠品股份有限公司  吳旻潔副董事長於台科大演講現場畫面
 
吳旻潔表示,對誠品來說,利益有分profit(利潤),也有分benefit(利益),profit是可以讓企業長久經營下去的動能,benefit是提供給社會的相關價值,一般認為企業存在的目的是獲利,對誠品來說獲利是途徑,是生存下去的方法,但不是目的,目的存在於企業之外,就是對社會與顧客創造價值,「能夠讓別人快樂,對別人創造價值,才真的是價值,如同董事長所說的心安理得的利潤。」當誠品塑造經營空間場所的模式與品牌得到社會的肯定,我們面臨的挑戰是把這些看似無形的資產,轉換為有形的財務及實體資產,使公司可以持續的生存下去,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於是我們嘗試去營造不一樣的空間場所,包含在今年三月開始的誠品行旅,或在蘇洲的誠品居所,將營造的範圍擴展到居住空間,目的是要營造一個建築與環境、空間與自然、人與空間之間和諧相處的居住場所。
本月特輯
  • 我有企業內訓需求
  • 網站使用滿意度調查
活動行事曆
<
2024年4月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財團法人創新智庫暨企業大學基金會 © 2012
電話: (02)2768-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