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4

健康管理/王欽堂:吃食物 不吃食品

文 / 哈佛健康事業董事長 王欽堂
 
日前受邀參加「財團法人財經立法促進院」關於「食品安全與國民健康」論壇之與談,和與會官員、立法委員及國內食品大廠負責人等,一起探討食安事件後,政府推動「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的周延性。我從一個健康照護產業經營者及消費者的角度,談「食品安全和國民健康」的關係,因為從不同的角度談這項議題,獲得了不少回響。
 
醫學上已經證實,現代人罹患的各種疾病,如癌症、心腦血管疾病、肥胖、自體免疫疾病、憂鬱症等,都和飲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過去講「病從口入」,多從公共衛生角度看,例如吃了不乾淨食物、細菌感染、食物中毒等,這些事件因為看得到又來得急,因此容易引起注意或恐慌。而現在談食安問題,則多是指毒素的慢性累積,因為是慢性,所以不易被察覺或追溯。
 
吃太營養 致病元凶
 
最近,醫學上有人提出重要觀點指出,扣除先天基因問題外,人會生病幾乎只有兩個原因,一是營養失調,二為毒素累積。
 
現代人吃太多大分子營養素(macronutrients)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但是非常缺乏微量營養素(micronutrients)像維他命、礦物質及植化素(Phytochemicals)等,而過量的大分子營養素之攝取,就是導致肥胖、心血管問題、過敏,甚至許多癌症形成的主要元凶。
 
近年分子矯正醫學、營養醫學的興起,基本概念就是,只要提供人體足夠的營養素,如維他命、礦物質及植化素等,人體自己就會運作正常或恢復健康,因為人體有很強的、與生俱來的自癒(healing)能力和免疫能力。
 
其次,身體會從食物等外部來源接收諸多的毒性物質,所幸人體有許多排毒功能的設計,如肝腎等器官。
 
但是毒性物質過多時也會增加肝腎負擔,甚至破壞它的功能。可怕的是,有些毒素根本沒有辦法自人體排除,如氫化油(反式脂肪)就是一例,因為人體不認識它,就無法排除。
 
有項研究就做了比喻,「一般人50歲時,就大約有50%的血管直徑阻塞」,就是因為這些毒素在血管的累積所致,也成為日後心腦血管疾患的主因。
 
疾病飲食 密不可分
 
另外,根據我們過去對健診顧客之統計,健診最常見的毒性物質之一就是「重金屬」,重金屬會囤積在人體各種組織中,特別是脂肪組織,因此不易排除。
 
醫學上已經愈來愈清楚,許多重金屬如鉛、汞、砷、鋁等過量累積,都是造成人體諸多疾病的原因,其中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等都是已經有很清楚的病理機轉。
 
營養專家不斷告訴我們要吃「食物」、不吃食品,但是隨著全球人口的成長及糧食短缺問題日益嚴重,食品生產工業化已經是無可避免。
 
因此,我們也愈來愈難吃到真「食物」,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的「類食物」及食品,而如果吃「類食物」、食品已經是無可避免,那我們應該如何來規範食品的供應呢?
 
因為民意沸騰,去年一年之中「食品衛生管理法」連續兩次修法,創下政府紀錄。
 
其主要重點是,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管理、食品輸入管理、業者責任、檢驗管理及全面加重罰則等。
 
然而,綜觀相關條文,主要著重在管理「品質安全」,也就是不要出現管理法中的有害物質就可以。
 
我對食品的管理有更高的期待,那就是從營養醫學及健康促進的角度來思考,例如,制定國家標準的食物名稱及規格,像傳統的米粉只有米和水而已,然而廠商沒有以國家標準(米含量須達50%以上)規格製作米粉。
 
曾看到一個報導說,日本農業規格裡規定,稱為烏龍麵者其正確的尺寸和做法。英國,要稱為果醬者其真正水果的成分在35%以上。在台灣,因為無規格標準,廠商和消費者都只能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吃起來「像」就可以。
 
其他措施建議,像食品添加物名稱的「標準化」,及設置獨立的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扮演對食品安全科學性的風險評估、食品營養與安全的教育促進、食品廠商與消費者之間溝通等工作。
 
自律 他律 法律 教育
 
食安事件後,大家都把矛頭指向供應端的管理,但是鮮少談消費者端的教育,一方面國人的營養及飲食教育太少。
 
另一方面,扮演照護民眾健康的醫師以及醫護人員的醫學院訓練中,都偏重在疾病治療,不是健康促進;都是用藥物治療疾病,重於用飲食或營養來改善疾病。
 
除了修法、政府公權力伸張及民眾教育外,廠商更應該要自律。從一個企業永續發展的角度看,首先,企業唯有提供好的產品或服務給消費者才能「創造價值」。
 
其次,企業在為股東創造價值之同時,也要兼顧社會各利害關係人之「利益平衡」,唯有如此,企業才能真正長久生存、「永續經營」。這就是施振榮先生致力於提倡「王道精神」所闡述的三個構面,「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
 
讓民眾吃得安心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而維護個人的健康是自己的責任,要做到此,整個社會及民眾需要自律、他律、法律和教育,缺一不可。
本月特輯
  • 我有企業內訓需求
  • 網站使用滿意度調查
活動行事曆
<
2024年4月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財團法人創新智庫暨企業大學基金會 © 2012
電話: (02)2768-1234